马来西亚汽车协会会长,Datuk Aishah Ahmad日前针对敦马欲重新审核国家汽车政策 ,限制入口车辆的构思作出回应。由国内知名是时事传媒《The Edge》报导,她表示- 推出限制政策对本地汽车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在开倒车。

Datuk Aishah Ahmad表示,她对于政府欲对Proton宝腾国产车品牌以外的品牌都施加限制政策表示无法苟同。在自由贸易市场的大前提下,设置不公平的限制就已经违反了自由贸易的精神。限制其他品牌的车辆以辅助Proton的成长,更是与要让Proton成长,让它有着足够能力与其他汽车品牌竞争的目标背道而驰。 这种限制举动,更无法说服消费者们信赖Proton汽车。

在我国经济日益开放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一视同仁,不偏袒国产车。若提供公平竞争的大环境,我国甚至有机会追上邻国泰国在汽车也的成就,成为亚洲汽车之城。她更举出,泰国每年能够出口高达130万部车子,而印尼也能够每年 出口高达10万部交通工具。我国自1983年创立Proton后,每年的出口量仅仅维持在两万至三万的数量,与邻国相较起来相形见拙。若抛开品牌的起源以及历史因素,某种程度上在我国组装的车子也可称为国产车,而相对的策略应该公平公正大公无私的实行。

她更重申,虽然某些车子被视为“外国车“,但在工业角度上来看它们相当的本地化。比如说Honda(本田)汽车,在我国组装的Honda已经有着高达70~80%的本地因素,在重度依赖我国工业环境为前提下并不能视为”外国车“。 再者,我国的本土市场份额本就不大,每年仅有60万部的工业总生产量,以车企而言仅仅出产这数目的车辆并无法带来盈利,而对我国而言,我国本地市场也没办法消化这么多的新车。

“我们并不希望新国产车有着更多的津贴以及特权,因为这样不止对汽车业的发展毫无帮助,还会干扰汽车业的正常发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