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我们曾在两年前报道过有关Faraday & Future (法拉第未来)成功获得美国无人驾驶许可的新闻,这一品牌于2014年创立之初以其夸张化的跑车造型以及其令人讶异的野心(想要与Tesla 特斯拉并肩成为电动车领域的巨头之一)而受到不小的关注。但就结果而言,5年后的我们依然就只记得Tesla。而Faraday & Future的创办人贾跃亭更是在本月的13日向美国政府提出了破产重组的申请以解决其庞大的债务问题。
让我们来重点介绍一下这一位号称中国马斯克的“超级”富豪吧。贾跃亭,中国乐视网创办人,曾经是中国胡润富豪榜的常客,但现在却是各大新闻头条的常客。2010年,贾跃亭所创办的乐视网正式上市,直到2015年,乐视网已然达到了市值1505亿人民币的价值巅峰。
可能就是那么一次成功,让贾跃亭对自己信心倍增,心里那一颗名为造车的种子也慢慢开始发芽,让其于2014年正式在美国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路:创办了这一家名为Faraday & Future的电动超跑品牌。
但事实证明,想踏入造车这一行业,仅有梦想是不足够的。诚如我们之前所报道的Faraday & Future,其从一开始创立到现在,就一直向大众展出其 “并肩” Tesla的旗下超跑产品,但每一次最终都看不到成品,甚至5年后的今天,大多数车迷依旧连听都没听过Faraday & Future的名字,毕竟,就算再关注汽车领域的人都没办法去关注一家没有产品的公司吧。
而时间来到了现在,Faraday & Future早就因其创办人所背负的重重债务而陷入了危机,就算早在两年前就获得了自动化驾驶汽车生产权,也无力将梦想付以实践。其创办人贾跃亭更是于本月的14号向美国政府申请破产重组以偿还债务,同时也将其Faraday & Future的持股尽数售出,可以说Faraday & Future现在和这一位梦想家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
外界对此都认为Faraday & Future或许会因此获得新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位贾跃亭依旧任职Faraday & Future高管,这被不少中国媒体视为Faraday & Future的隐患。虽然贾跃亭已经开始尝试解决其在美国的债务,但其于中国的债务并不受美国政府管辖,所以他必须另寻方案。
而换了新东家的Faraday & Future未来到底会如何,这真的很难预料,不过应该也不会比先前更糟了。贾跃亭的故事向我们深刻地展示了,想造车,仅有梦想是不足够的,也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哦。
继早前在官网开放预订后,Tesla Malaysia今天正式举办了全新小改款2025 Tesla Model Y “Juniper”的发布会。这款车提供了两种车型,分别是RWD和Long Range AWD,售价从RM195,450起。 2025 Tesla…
上周,Nissan和Honda确认他们已经结束了合并谈判。这两家汽车公司的交易由于管理层之间的分歧而告吹。 然而,近日有报导传出,Nissan和Honda之间的一个主要冲突点在于混合动力(Hybrid)技术。根据一位Nissan高管的说法,Honda要求Nissan重组其业务,同时放弃当前的e-Power混合动力技术。这显然触动了Nissan的神经,因为Nissan是最早引入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公司之一。 这最终成为Nissan和Honda合并交易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Honda希望Nissan在制造新的混合动力车型(HEV)时使用其e:HEV系统。相反,Nissan不愿意使用Honda的混合动力系统,因为他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最新一代的e-Power系统。 回顾一下,Nissan e-Power混合动力系统由一台电机、内燃引擎(ICE)和电池组组成。与Honda和Toyota使用的并联混合动力系统不同,e-Power是串联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引擎不直接提供动力。相反,引擎作为车载发电机来为电池充电,并在行驶过程中为电机提供额外的动力增幅。 对于Nissan来说,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在电动化方面一直落后。再加上来自中国汽车公司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的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和纯电动车(EV),而Nissan则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留言
马来西亚陆路交通局(JPJ)宣布,将于明日(2月18日)正式试行全新的JPJeBid移动应用程序,为车辆注册号码竞标提供更便捷的渠道。 用户可通过 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 Store 或 Huawei AppGallery…
马来西亚陆路交通局(JPJ)今日发布公告,宣布召回来自六家汽车制造商的41,688辆汽车,原因是车辆存在结构、设备及系统缺陷。 此次召回涉及的品牌包括 Honda、Kia、MAN TGS、Ford、Audi 和 Mercedes-Benz。具体受影响的车型及数量如下: 受影响的品牌及车型 序号 品牌 车型…
Honda汽车公司愿意重新启动合并谈判,以创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但前提是Nissan首席执行官内田诚下台。 上周,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Honda与Nissan的合并谈判破裂,终止了组建一家市值600亿美元汽车巨头的计划。 这一挫折加深了Nissan的不确定性,并凸显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竞争对手不断颠覆行业的背景下面临的压力。 据外媒报导,Honda愿意在新的领导层下进行谈判,以更有效地管理内部阻力。 尽管内田诚表示有意留任至2026年,但由于他在管理580亿美元的重大交易谈判过程中出现失误,他正面临来自董事会成员和Nissan合作伙伴Renault的压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被迫辞职。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Nissan董事会已经开始就内田诚离职的具体时间展开非正式讨论。内田诚曾表示,他计划在Nissan恢复正常运营后逐渐退居幕后,但如果公司需要,他也愿意提前辞去职务。 留言
留言